今天真是一个应该记住的日子,淘宝上不计其数的卖家被“涉嫌”信用炒作,虽然说提示过什么“对于卖家坚信属于正常交易的评价可暂时不予自行删除,同时也请保留好交易凭证我们后续会进行人工审核。”,但我想大多数卖家跟我一样,心里是不好受的,觉得气愤、无奈又可笑。
我们可以冷静地想一想,这些可恶的信用炒作的“恶源”在哪里?要怎样“根除”呢?
我个人认为,这个"恶源"就是信用机制的作用不再单纯了。
交易过程中的信用机制,应该是起到“口啤”的作用,可以让双方从别人的交易中,得到借鉴。从而,让真正诚信的卖家被保留下来。而现在淘宝的信用机制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:比如信用高可以被排在前面,满几个星才能用“淘宝助理”,等等,“达到什么等级才可以怎么样”的限制条件有很多。这种信用等级变成一个筹码,变得那样的“至关重要”。才会成就一个“炒作行业”,才会让“刷信用”如此泛滥!就象一纸文凭“至关重要”,才会出现“假_文凭行业”一样。
能不能还信用以它本身的作用呢?就是单纯“口啤”的作用。
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现在的信用机制不再评分,没有信用等级之分,其他全部保留。要了解卖家是不是诚信,看他的差评、中评、好评的比例和评语就可以了。买家也是聪明人,自然会做出判断、选择和告诫。
那么现在用信用等级才能换来的机会,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条件代替呢?比如,“淘宝助理”,改成:如果宝贝不足20件(仅是举例)就不能使用,是不是更合理?又比如:排序方式,原来的“推荐+时间”的方式就比较公平。
总而言之,我个人认为,信用等级成为许多机会的限制条件,就是“信用炒作”的恶源。原本诚信经营就是天经地仪的事情,做到了,那是本份,而不是获得机会的筹码。诚信与否,在交易过程中,每个人心中自然会有一个评定,自然而然就会汇聚成一种力量,这种力量可能是正向的,也可以是负向的,就看经营者怎样去做了!!!
可能还有很多不周全地方,欢迎大家一起讨论,目的只有一个,让淘宝的经营环境更加良性!
|